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运用于工程控制领域的两种不同隔振方式

来源: 时间:2023-06-12 09:11:47 浏览次数:



在工程控制领域中,隔振技术通常是为了减小或消除对设备的振动、噪音、冲击等有害影响,提高机器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而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是两种常见的隔振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特点,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它们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一、主动隔振

主动隔振是一种通过外力作用改变系统结构的隔振方法。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控制器实时感知振动信号并产生相反方向反馈信息,以抑制原始振动。具体表现为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测量并将反馈信号发送回系统的激活元件上,从而产生一种与原始振动相反的力和位移,完成对振动的抑制。主动隔振技术常用的激活元件包括液压缸、电机和电磁铁等。

主动隔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自动调节隔振系统,以适应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振动,并可用于长时间隔离。不过,它的不足在于控制器的反馈信号传递有延迟,不能即时响应振动反应,从而可能导致失控和振荡的发生。其次,主动隔振的设计和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二、被动隔振

被动隔振是一种通过特殊弹簧器材组成的结构,利用总体的自身阻尼和弹性来抑制振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弹性材料的阻尼和反弹来吸收振动能量,减少振动的传递和影响。被动隔振技术的常见弹性材料包括弹簧、橡胶和高分子材料等。

由于被动隔振的运作原理是靠弹性材料本身的抑制作用来减震,所以具有实现简单和制造成本较低的优点。同时,由于其结构稳定性好、易于调整等特点,也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工程、地震防护等领域。但其缺点在于其使用带宽通常很窄,无法很好地适应各种频率的振动信号。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作为工程控制领域常用的两种隔振方式,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主动隔振通过对反馈信号的调节实现自动调节系统阻尼和弹性,但制造成本较高;而被动隔振则利用弹性材料的反弹和抑制作用来吸收振动能量,具有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但其使用带宽通常很窄。

在实际应用中,两种隔振方式可以互补使用。主动隔振系统能够自动调整系统的阻尼和弹性以适应多种频率的振动,但由于控制器反馈信号传递的延迟,不适合高频振动干扰。而被动隔振系统能适应低频振动环境,但在高频振动干扰时效果不佳。因此,工程控制领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选择和使用两种隔振方式,以实现运行的蕞佳效果。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0755-8457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