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隔振技术的原理是什么,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之间有何区别?

来源: 时间:2023-06-02 10:18:04 浏览次数:

隔振技术是为了解决工程界中一些须要减轻机械振动和噪音的环境的需要,而由此衍生出了很多种隔振方案。目前隔振技术分成两大类:被动隔振主动隔振

(FABREEKA主动隔振桌)


被动隔振:传统隔振技术中,被动隔振是一种基于消耗能量的技术。该技术利用隔振装置吸收或消耗来自外部环境的能量,从而减少振动或噪音的传递和影响,例如使用隔振垫、弹簧、橡胶、负重高约束结构等等。这种隔振技术使用的隔振装置都不需要外部电源或人工操作,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只能在特定的频率和工况下产生优良的效果,而不如主动隔振技术灵活。被动隔振虽然技术成熟,但可以采取优化的方法来提高gao效率等,但是在一些高精度和复杂机器设备的应用中,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设备的要求,故产生了主动隔振技术。


(FABREEKA被动隔振系统)


主动隔振:主动隔振则是在基于被动隔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隔振技术, 它基于控制体的加速度温度、密度、电磁场进行控制和调整。主动隔振技术能够在多种及非常复杂的环境下工作,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负载参量从而发挥的效果。主动隔振装置基于飞行控制原理,以传感器、计算机、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组成一套闭合系统。当外部环境出现干扰时,主动隔振装置利用控制系统来动态调整隔振装置的工作状态。它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根据指令来生成相应的控制命令来调节隔振器的性能,从而达到减少振动和噪声的目的。它的控制算法采用了的 PID 或 LQG 方法,使主动隔振 装置能够高速响应,稳定。

总体而言,被动隔振技术主要应用于低频或者较为单一频率的振动降噪问题解决上,应用范围较为有限。而主动隔振技术则因为能够主动应对复杂的振动环境加以控制及适应,故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船舶、精密加工、计量领域等等。同时这也是主动隔振技术相比被动隔振技术所在的优势之一。

主动隔振技术的原理在于通过激光等方式给物体施加反作用力使其保持稳态。在主动隔振技术中,使用传感器测量振荡的幅度, 频率以及方向等信息,这些信息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控制信号, 通过执行器施加反作用力降低振动能量。由于隔振控制系统的功率非常小,加之主动隔振在吸收振动时没有能量损耗,所以其能够保持始终稳定的工作状态。另外主动隔振技术还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传统隔振的缺陷,也就是主动隔振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调节可以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使机器保持的操作状态。


总之,被动隔振技术和主动隔振技术各自有其适用范围和优势。在设计调试隔振技术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不同的隔振方案,以便达到的隔振效果并提高设备的运作可靠度和效率。

(FABREEKA主动隔振桌应用)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0755-84572979